湘蓮甲天下,潭蓮冠湖湘
湘蓮甲天下,潭蓮冠湖湘
湘蓮品種主要有湘潭寸三蓮、雜交蓮,華容蔭白花,漢壽水魚蛋,耒陽大葉帕,桃源九溪江、衡陽的烏蓮等。湘蓮之中最優者為湘潭蓮子。湘潭蓮子不僅栽培歷史悠久,而且產量高,質量優良,馳名中外,飲譽古今。尤以“寸三蓮”名聲最著。據傳,戰國時湘潭白石鋪產的蓮子和藕粉就進貢朝廷。漢、唐、宋、明、清各代都把它納為貢品!逗贤ㄖ•物產志》載:“藕粉湘潭、湘鄉產,盛于他處,甲于全楚,歲以充貢。”清光緒《湘潭縣志》載:“蓮有紅、白二種,官買者入貢。”“土貢有蓮實,產縣西楊塘。既而求者眾,土人種者,珍以自用。貢饋者買之衡陽清泉,署曰‘湘蓮’。”直至清代宣宗(道光)年間,才“圣德恭儉,悉罷四方土貢,湘蓮貢亦罷。”西楊塘即今之白石鋪,所產之蓮為有名的“寸三蓮”。去殼后三粒連起來一寸長,故名“寸三蓮”。因湘潭蓮子品質極優,故有“湘蓮甲天下,潭蓮冠湖湘”之譽,湘潭縣被譽為“中國湘蓮之鄉”,湘潭市譽稱“蓮城”。
至隋唐時,湖南種蓮已十分普遍,而且名聲顯赫,這從當時留下的詩詞中可以看出。如唐代宋之問《秋蓮賦并序》:“向若生于瀟湘洞庭,溱有淇澳。”崔櫓《岳陽云夢亭看花蓮》:“似醉如慵一水心,斜陽欲暝彩云深。……當時為汝題詩遍,此地依前泥古吟。”從詩中可見詩人們為“湘蓮”吟詠之多。晚唐譚用之寫了一首《秋宿湘江遇雨》,中有“秋風萬里芙蓉國,暮雨千家薜荔村”之句,說明當時湖南芙蓉之普遍,因而湖南有了“芙蓉國”的別稱。
|